编者按: 本课程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硕士(MiM)项目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提供关于创业与创新管理基本问题的“知识地图”,提供一个全视阈考察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股权市场的PRE-M模型,传授基础的商业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用动态的创新分析模型看未来商业变化,为技术创新活动厘清产业化的方向与路径。
主讲人:朱恒源
博士,战略管理产业研究领域学者。
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战略节奏》作者。
在多年以前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于“创新”“Innovation”并不具有任何概念。当中国仍旧是世界工厂的时候,我们并不那么需要创新,而更多的只是需要生产力。1997年的时候,我国研发费用占GDP的0.67%,处于最低谷。这时的创新还是一片蛮荒状态。
然而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科研经费占GDP的水平一路攀升,2014年达到GDP的2.05%,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虽然创新发生的初期,其质量仍旧堪忧,但是经过不断努力,量变最终会成为质变,这是所有新兴经济体从资源消耗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的必经之路。
中国走在从低成本高速度创新变成高质量创新增长的道路上。尽管仍旧缺乏基础科学层面的创新,但应用层面创新不断涌现。在康奈尔大学研究发布的Global innovation index之中,中国已经排名全世界第17位,国内的创新创业从生存型(被迫创业以求生存)向机会型(抓住机会以求开拓)逐渐转变。
创业与创新管理课堂
本课程主要讲述的理论都是根植于中国市场特点的:描述市场发展不同阶段S-Curve展示了市场的命运蓝图,价值链系统揭示了市场阶段之中的核心矛盾,而“朱-杨三角”则给出了在相应市场阶段的投资建议和套利空间。而课程的精华就在下面的小视频里面!
PRE-M模型:如何理解市场架构,如何驱动创新创业
本课程所讲述的理论已经在诸多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得到了非常实际的应用。13级MiM校友黄子朗在自己投资、行研的过程中应用了这套理论以观察新的行业动向;15级同学吴季龙则将相关理论真正应用到了自身创业的过程中去,并且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而17级同学王道弘和李清扬都谈到了自己在学习、实习中对理论的应用。王道弘表示课程内容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他很大帮助。一方面,“朱-杨三角”提供的分析框架让他看到了产品市场背后的资本市场和产业链以及其中蕴藏的机会,诸如机器人终端市场的爆发将导致零部件的紧俏;另一方面,课程研究使他深入思考每一个“为什么”,比如“工业机器人爆发”的概念究竟会在何种行业落实,又将如何驱动;同时也学会了调用身边资源,走访师兄师姐,聆听业内观点。在课堂上,这些前辈现身说法,展现了理论的良好应用环境,并鼓励同学们要学以致用,仔细的思考研究和不断尝试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同学、校友分享
黄子朗 MiM 2013
吴季龙 MiM 2015
王道弘 MiM 2017
李清扬 MiM 2017
课程其他相关信息
课堂使用教材《战略节奏》
(清华大学朱恒源、杨斌教授关于动态环境下战略理论的专著)
完成课程的同学们还有机会参与到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主办的“产业菁英项目”中。
产业菁英项目:产业菁英项目即产业分析能力提升人才培养项目,是由清华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朱恒源创办。该项目的培养时间持续1-2学期,在这期间,学员将对战略节奏理论(PRE-M模型)及其应用进行深度学习。经过双向筛选,选拔部分优秀学员,展开针对性的深入培养,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思维、技术前瞻和商业洞察的复合型人才,并为学生提供一个与顶级教授和重量级嘉宾交流、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共同学习,掌握战略节奏(PRE-M模型)产业分析方法论的全球视角和平台。
项目特色:
清华经管学院开创的管理硕士项目(Master in Management,简称MiM)是中国推出的第一个MiM学位项目。该项目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为企业、政府以及国际组织培养未来的管理者和领导者。项目通过一系列管理分析课程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大管理实践环节的要求和训练强度。项目实行中英文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