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验》实践课程 CEMS Skill Seminar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及快速适应国际化、多元化管理环境为目标而筹办的系列培训,邀请合作企业嘉宾讲座或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参访。课程主题包括企业战略、跨文化管理、项目管理、团队合作能力、个人职业发展、谈判技巧、演讲技能等。
4月10日,清华经管学院管理硕士项目邀请瑞幸咖啡原副总裁、核心创始团队成员刘进带来“咖啡产业案例研究:全球发展脉络与瑞幸”专题授课,通过梳理横跨千年的咖啡文明史,揭示了这一黑色液体如何从非洲高原走向世界,并在中国市场催生出瑞幸咖啡这样的现象级企业。此次课程融汇历史深度与商业洞察,帮助管理硕士项目学生和管理硕士国际联盟(CEMS)交换生深入了解咖啡产业的脉络,洞悉中国新消费品牌的崛起逻辑,从而提升其全球领导力。来自管理硕士项目和CEMS国际联盟的约70名同学参与了本次课程。

图 / 课程讲师刘进女士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管理硕士-CEMS学术主任孙亚程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老师、CEMS企业关系负责人郝洁教授并致开场词。

图 / 孙亚程(左)、郝洁(右)
课程第一部分,刘进女士生动地讲述了咖啡豆的千年历程与中国的咖啡文化。首先,她向同学们科普了咖啡的生长生产周期、不同咖啡种类的品味方式,将大家引入咖啡的世界。接下来,刘进女士从文明交融的视角阐述了咖啡的起源及其全球化进程,深入分析咖啡三次革命性扩张中的生产劳动分工和历史文化脉络。刘进女士概述了咖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当今中国市场咖啡市场规模达447亿,占全球咖啡销售额的1/4。咖啡的在华传播也与中国的近代化有着密切联系。
谈及瑞幸咖啡在中国的奇迹之路,刘进女士认为其离不开深刻的市场洞察和商业运营的五大策略:商战策略、扩展战略、服务战略、品牌战略和宣传战略。她重点分析了瑞幸咖啡与星巴克在选址、客群、产品概念等方面的不同策略,指出精准的客群定位、创新的营销模式、快速便捷的服务等一系列组合拳成就了瑞幸咖啡今日的独特风味。但瑞幸的故事并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经历了快速扩张与成功上市,一场危机悄然降临。刘进女士从组织架构革新、全球布局降本增效、热门IP合作案例等几方面剖析了2020年财务风暴后瑞幸的危机应对和华丽转型。2024年,瑞幸咖啡的门店数量达到了2万家,收入超350亿。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探讨库迪咖啡的商业模式及市场策略,涉及库迪的“9.9元战略”、产品打造、盈利模式及中西方咖啡的比较等。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咖啡产业发展的理解,也启发了他们思考如何在全球市场中灵活调整策略,以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商业的成功。
课程进行到尾声,刘进女士总结了瑞幸与库迪的双品牌竞争战略,深度剖析了它们在产品差异化定位与供应链协同效应方面的探索。在讨论低价竞争的商业模式、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组织效能提升等可持续发展议题时,她指出,中国咖啡品牌的出海战略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突破口。

图 / 刘进女士与同学们交流互动
通过这次课程,同学们不仅在嘉宾的分享中洞悉咖啡产业头部企业的实践经验和宝贵的商业方法论,对于当前和未来进入职场后的管理实践也获得了新的思路和思考。

图 / 授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