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日,清华经管学院管理硕士国际联盟(CEMS)和清华经管学院暑期项目的国际学生一行,50余人,在学院金融系王桂琴教授和国际事务办公室宋依丹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国家开发银行,参加了“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国扶贫开发的模式与做法”的专题讲座,并参观了行史馆。此次走近国开行,师生们深入地了解了其敢于担当,不辱使命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
讲座现场
下午一点,同学们到达国家开发银行,听取由国开行扶贫金融事业部综合业务局政策与方法处石凤志处长主讲的《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国扶贫开发的模式与做法》讲座。石处长从贫困衡量的办法和标准、中国扶贫开发的历史沿革和任务以及在习近平扶贫思想指导下国开行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做法和成就这几部分来代领同学们了解扶贫工作。
石凤志 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综合业务局政策与方法处处长
首先石处长向同学们讲解了国际及中国关于贫困标准的定义及变化,目前中国以2011年制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国家扶贫标准。他解释说按照此标准扶贫,基本能够做到让贫困人口“吃饱,适当吃好”。接下来石处长在介绍中国扶贫开发的历史沿革与形势任务中讲到,历经自1949年到2011年五个阶段的努力,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功帮助七亿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地区从广泛分布缩减为只存在在少数地区,但是脱贫攻坚依然面临贫困地区积贫程度深、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差等严峻形势,因此还需要在新时期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指导下打赢脱贫攻坚战。
经管学子在现场认真听取报告并踊跃提问
经管学子在现场认真听取报告并踊跃提问
经管学子在现场认真听取报告并踊跃提问
经管学子在现场认真听取报告并踊跃提问
国开行于2016年成立了扶贫金融事业部,以专门机构和专家队伍支持脱贫攻坚。石处长向同学介绍到,围绕习近平扶贫思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核心,国开行制定了“融资、融制、融智”的扶贫策略和“易地扶贫搬迁到省、基础设施到县、产业发展到村(户)、教育资助到户(人)”的思路方法,并用一些扶贫案例让同学们直观的了解国开行发挥开发性金融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的贡献。讲座最后,在场的经管学子针对扶贫贷款的机制、可持续发展以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之后的举措踊跃提问,石处长一一耐心解答,热情的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
同学们参观国家开发银行行史馆
讲座结束后,经管学院师生一行参观了国家开发银行行史馆。讲解员精彩的解说结合行史馆内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同学们展现了国开行自1994年3月17日成立以来的重大成就。从初期探索到形成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国开行集中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把90%以上的贷款投向电力、煤炭、石油、交通、原材料、机电轻纺和农林等国家重点领域,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国开行的支持下,三峡工程、京九铁路、岭澳核电站等一大批项目拔地而起,而国开行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中长期资金来源渠道、项目评审机制和信贷管理体系,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通过这次宝贵的参访活动,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国开行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在精准扶贫事业中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所制定的创新性政策和方法,这些决策为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发。大家表示非常感谢国开行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参访机会。
经管学院师生一行在国家开发银行总部合影
供稿:硕士项目办 责编:硕士项目办